來 源: |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達市府辦發〔2022〕60號 | 瀏 覽 量: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高新區管委會,達州東部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達州市科學綠化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8月24日
達州市科學綠化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9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22〕30號)精神,科學推動達州市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現結合達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行林長制,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堅持合理布局綠化空間,山水林田湖一體化治理,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堅持質量優先、節儉造林,嚴格落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有關要求,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增強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提升生態碳匯增量,進一步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態屏障,為建設美麗達州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二、主要目標
圍繞構建全市“一區四廊”生態修復空間格局,深入實施秦巴重點生態功能區戰略,大力推進城鄉綠化增量提質,統籌山水林田湖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完成營造林100萬畝,新建改造綠色通道386公里。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6.3%,森林蓄積增加到5000萬立方米,城鄉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做好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估。按照《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的通知》(自然資發〔2021〕198號)和《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的通知》(川自然資發〔2022〕8號)要求,認真組織開展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估,進一步明確林地邊界,確定林地保有量,全面準確摸清適宜造林綠化空間,為今后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造林綠化任務奠定基礎。(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高新區管委會、達州東部經開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高新區管委會、達州東部經開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二)科學編制國土綠化規劃。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結合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估成果,統籌耕地保護、生態建設和城鎮開發,科學劃定和合理安排綠化范圍和目標任務,科學編制全市國土綠化規劃。各地負責編制縣級綠化實施方案,負責本轄區內規劃的實施和督促落實,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不得隨意變更規劃、不得擅自改變綠化用地面積、性質和用途。(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文體旅游局)
(三)合理安排綠化用地。圍繞綠化目標任務,綜合考慮土地利用性質、土地適宜性等因素,科學劃定綠化用地。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據國土綠化、城市綠化相關規劃及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情況等,提出本轄區城鄉可利用綠化空間;各地林業主管部門牽頭安排第二年綠化目標任務,報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批準后執行。綠化用地以宜林荒山荒地荒灘、荒廢和受損山體、廢棄礦山、退化林地等為主。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鼓勵采取拆違建綠、留白增綠及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治理、利用廢棄閑置土地等方式增加綠化用地。依法依規圍繞鐵路、公路、河渠兩側,湖庫周邊等地開展綠化建設,不得超標準征占房屋、土地開展綠化。嚴禁開山造地、填湖綠化,禁止在河湖管理范圍內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林業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
(四)加強重點區域植被恢復。根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布局,針對重點區域的突出生態問題,因地制宜確定綠化方式。構建北部大巴山生態屏障,切實保護天然林資源,實施退化天然林修復,維護生態原真性。推進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平行嶺谷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礦山生態修復、基礎設施綠化美化等工程。強化渠江及州河、巴河等干支流水系形成的網狀生態廊道,實施沿江沿河防護林帶、湖泊水庫岸線綠化、小流域生態治理等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工程。推進鳳凰山城市公園建設,加強鐵山國家森林公園、雷音鋪省級森林公園、犀牛山省級森林公園生態植被林相修復建設,構建中心城區森林公園集群。加強自然保護地受損自然生態系統修復,加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及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大力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結合樹種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鼓勵各地結合造林綠化、森林質量提升、濕地保護修復等推進林草碳匯項目開發建設,著力推動宣漢縣、萬源市打造全省林草碳匯項目試點縣,推進綠化發展,促進鄉村振興。(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
(五)統籌推進城鄉綠化建設。持續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持續開展森林鄉鎮、森林村莊、森林小區(單位)等示范創建。結合古樹名木保護推動鄉村綠化美化,打造古樹公園,著力彰顯歷史底蘊、體現地方人文、融合產業發展。結合以片區為單元的國土綠化空間規劃,統籌城鄉綠地、綠道規劃,增強城鄉綠化的系統性、協調性,構建綠道網絡,實現城鄉綠地連接貫通,加大城鄉公園綠地建設力度,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園體系。提升城鄉綠地生態功能,有效發揮綠地服務居民休閑游憩、體育健身、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充分利用城鄉廢棄地、邊角地、房前屋后等推進見縫插綠、拆舊建綠、立體增綠,做到應綠盡綠。加強江河兩岸、湖庫周邊、水土流失地區、重要水源生態治理,優先選用抗逆性強、固土能力強、防護性能好的樹種草種。持續推進通道綠化,注重與周邊環境和大地景觀協調一致,合理選用易于養護、根系發達、耐貧瘠、抗污染樹種,加強樹木傾倒隱患排查整治。(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林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局)
(六)積極培育推廣良種壯苗。完成全市林木種質資源普查,編制全市鄉土樹種名錄,大力挖掘使用鄉土樹種,積極開展優良鄉土樹種的良種選育、推廣實驗,申報良種審定。建設一批國家、省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劃定一批當前急需樹種的采種林分,通過去劣疏伐等措施,逐步改造成母樹林。推進國有林場和苗圃深度融合,加大良種壯苗培育力度,營造良種示范林。落實財政支持政策,科學建立種質資源庫、保障性苗圃,鼓勵以需定產、訂單育苗、就地就近生產供應林木種苗,竭力保障國土綠化對良種的多樣性需求。強化全過程監督管理,開展種苗質量的抽檢和監管,嚴把種苗質量關。國家儲備林等工程營造林,要堅持適地適樹適種源適品種原則,確定樹種、品種和適宜范圍,有良種供應的優先使用良種。(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七)推進國土綠化試點示范建設。科學加強綠化設計和施工,因地制宜選用適生鄉土珍貴樹種,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進高質量國土綠化試點示范。堅決反對“大樹進城”“一夜成景”以及未經充分論證即開展大規模樹種更換等急功近利行為,避免片面追求景觀化。加強盆周山區、丘區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優先選用適生鄉土樹種,構建穩定高效多功能的森林生態系統。高質量推進大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修復項目,通過退化天然林修復、補植補造等方式建設北部生態屏障。高規格推進川東平行嶺谷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通過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等措施,增強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和碳匯儲量,把示范項目建設成為人工造林示范樣板、森林質量提升示范樣板、綠色發展示范帶,生態價值轉換樣板地,建設川東平行嶺谷生態廊道。加強重要水源地、湖庫周邊、河渠沿線造林綠化,統籌水生態治理和林水風光帶建設,加快柏木純林改造、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開展小徑級木材和疫木綜合利用,推進渠江生態廊道建設。(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財政局、市水務局)
(八)鞏固提升綠化質量和成效。加強未成林管護、撫育經營、補植補造,提高成林率。繼續全面保護天然林,科學修復退化天然林。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加強中幼林撫育經營,加大退化林修復力度,不斷優化森林結構和功能,不斷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和碳匯能力。加大人工純林和低效林改造力度,開展健康森林建設,增強松材線蟲病等分布較廣、危害較大的有害生物災害防控能力。大力建設生物防火隔離帶,加強森林防滅火基礎能力建設。采取有償方式合理利用國有森林、濕地和景觀資源開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提高林業資源綜合效益。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厲查處亂砍濫伐、非法開墾、非法占用林地的違法行為。嚴格落實綠地占用和綠化樹木采伐、移栽、修枝等公告公示制度,嚴禁隨意砍伐大樹老樹。嚴格保護修復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對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及時搶救復壯。(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城鄉住房建設局)
四、保障措施
(九)加強領導,統籌推進工作。各地要切實履行科學綠化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細化工作舉措,合力推進實施。要繪制國土綠化一張圖,將綠化任務和綠化成果落到實地、落到圖斑、落到數據庫,抓好具體工作落實。林業部門負責統籌做好綠化規劃和年度計劃安排,加強工作指導和督導檢查。市、縣綠化委員會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協作。
(十)健全機制,強化保障支持。各地要合理安排資金,將國土綠化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鼓勵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創新國土綠化投入機制,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對集中連片開展林草地修復達到一定規模和預期目標的生態保護修復主體,允許依法依規取得一定份額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可利用不超過3%的修復面積,從事旅游、康養等產業開發。各級財政要加大生態修復、鄉村綠化、儲備林建設、林業碳匯等項目資金支持。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對國土綠化領域的支持作用。深化國有林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相關資源權益集中流轉經營,國有林場要科學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科學、規范、可持續開展森林經營活動,加快培育國土綠化市場主體。
(十一)強化督導,確保工作實效。全面推行林長制,壓實地方領導干部科學綠化責任,把科學推進國土綠化作為林長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國土綠化管理、監督檢查、考核評價等工作。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弘揚科學綠化理念,普及科學綠化知識,倡導節儉務實綠化風氣,樹立正確的綠化發展觀政績觀。對違背科學規劃和群眾意愿搞綠化的錯誤行為,及時制止糾正;對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的,依紀依法依規追責問責。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信息公開入口 達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蜀ICP備05031156號 公安備案號51170202000231主管: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