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振興鄉村,法治是重要保障。去年以來,全市政法機關強化使命擔當,以靠前服務、護航發展的實際行動,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建設,在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的新征程中傾心為民辦實事,用優質的法治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推動“關口前移”
完善法律服務網絡
“在外務工的老鄉合法權益必須得到維護?!?021年,一名在東莞務工的渠縣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在宿舍摔倒送醫后搶救無效死亡,死者家屬向家鄉法援中心求助。經我市駐東莞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師調查辦理,最終求助者和用人單位達成協議,圓滿處理完該起異地法援案件。
一年來,我市政法機關把為民服務理念貫穿始終,以深化法治宣傳教育為抓手,以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統攬,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前端延伸。
加強陣地建設。在工、青、婦、殘等重點行業單位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72個,組建法律服務小分隊330個,培養法律明白人1.9萬余人;在未設置人民法庭的鄉鎮、村組等設立訴訟服務站點257個;在廣東、江蘇、云南等地設立異地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7個,有效解決農民工異地維權難、成本高問題。
創新服務方式。優化“一村一法律顧問”,采取“定時+預約”方式提供“點對點”服務;構建集法律援助、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人民調解、法治宣傳等功能于一體的網絡平臺,使人民群眾能享受“菜單式”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網上電子送達服務,暢通涉農案件“綠色通道”,實行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與萬州、開州協同推進戶籍遷移、出入境等政務服務標準趨同,三地群眾在跨區域辦理出入境證件時限由20個自然日縮短至7個工作日。
同時,落實法治兜底保障,嚴格落實司法救助制度,加大對農民工、60歲以上農村老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未成年人、殘疾人和軍人軍屬等群體的援助救助力度。
截至目前,我市整合各類法律服務資源,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和熱線三大平臺融合發展,已建成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201個、法治輔導站316個、法律服務工作室2283個,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法律服務陣地100%全覆蓋。
推動“資源下移”
夯實平安鄉村基石
“我們將積極投身平安大竹建設,以實際行動爭做‘平安騎手’?!苯衲暌詠?,大竹縣600余名快遞公司小哥組建“平安騎手”服務隊,統一佩戴紅袖標,發揮騎手“走千條路、進萬家門”的優勢,參與到該縣治安巡邏、安全防范、社會救援、法治宣傳、公益愛心等各項活動中。這是我市政法機關探索推動“資源下移”,引領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的一個工作縮影。
一年來,我市政法機關扎實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把強基導向貫徹始終,推動財力、人力、物力向基層傾斜,筑牢平安鄉村的底座支撐。
強化體制創新。在渠縣試點率先推進縣、鄉、村三級社會治理中心(綜治中心)建設,集成綜治、矛調、接待、檢察服務、法援五大中心平臺,整合住建、民政、人社等23個部門和消費、醫患、交通事故等專業調委會和公證、保險等第三方社會力量進駐,實現信訪和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在大竹縣等地持續深化平安建設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通過堅持黨建引領、政治先行、組織保障、強基固本的工作方針,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平安滿意度建設。其中,大竹縣深入發揮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組(樓棟)“4級”群眾服務群作用,深化“八無社區(村)”創建等工作成效被《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主流媒體報道宣傳。
同時,強化科技支撐和力量保障。扎實推進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快“雪亮工程”建設進度,加大“雪亮工程”建設投入,建成智慧小區29個、智慧社區14個。加強基層治保力量建設,全市2283個村全面成立治保委員會,配備治保委員1.06萬人;設立人民調解組織2540個,人民調解員1.4萬人;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分層分級組建群眾服務微信群,覆蓋群眾312萬人。
截至目前,我市通過推動“資源下移”,實現更多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平安建設的良好氛圍日漸濃厚,平安鄉村基石得到不斷夯實。
2022年9月,市公安局召開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專題新聞通氣會。通氣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市違法犯罪警情、刑事案件立案數、交通事故起數同比分別下降20.92%、19.8%和35.59%。
推動“重心轉移”
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今年上半年召開的達州市委2022年政法工作會議強調,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充分發揮法治引領規范保障作用,做好政法工作至關重要。
一年來,我市政法機關聚焦鄉村社會治理新形勢、新變化,始終堅持會議提出的“什么違法犯罪突出就重點打擊什么、哪里治安混亂就重點整治哪里”,堅決整治群眾最煩最怨的問題。
重拳懲治黑惡勢力。扎實開展農村地區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村霸”、電信詐騙、非法高利放貸、涉黃賭毒等農村黑惡勢力犯罪,堅決鏟除農村黑惡勢力。
依法治理社會亂象。針對農村“大操大辦”亂象,建立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健全群眾辦宴席管理制度,把規范宴席辦理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對宴席操辦標準、禮金標準等進行量化限制,大操大辦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針對少數基層群眾拒不贍養老人亂象,深入開展治理不孝行為專項行動,妥善化解了一大批老人贍養問題糾紛,推動形成孝老敬老尊老的社會風尚。
妥善化解涉農糾紛。依法妥善審理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承包經營、集體收益分配等等糾紛案件,開展涉農企業“法治體檢”。與重慶有關區(縣)健全執法司法協作機制,共同辦理跨區域犯罪案件。
扎實推進生態保護。在重點景區設立巡回法庭4個,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專業化,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統一管理,依法保護農村生態環境。與重慶有關區(縣)建立“點對點”生態保護業務聯動機制,協同梁平區辦理的銅缽河水體污染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獲評長江上游六省區市公益訴訟優秀案例。
“全市政法機關還將持續重點聚焦農村地區,強化涉及民生領域公益損害突出問題的整治?!笔形ㄎ嚓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增強法治服務保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閆軍 何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