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轟鳴聲中,機器開動,經高溫熔化后的鋼坯,在傳送帶的牽引下像一把紅色利劍飛射而出,最終軋制形成盤螺和螺紋鋼……進入9月以來,以天然氣為輔助燃料的四川德潤航達鋼鐵公司,一走出限電的困境后,立即開動兩條生產線加速生產。
綠色低碳發展已是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鮮明特征,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達州通過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深入推進工業企業節能及進一步建設綠色制造體系,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走好低碳綠色發展路子。截至目前,達州已有2家公司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5家企業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工廠,2個經開區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園區。
堅持生態優先
把綠色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達州是天然氣、鋰鉀資源富集市,僅宣漢縣境內鋰鉀鹵水儲量就達21億立方米,其經濟價值不亞于“普光氣田”。
如何利用好這一資源優勢?達州市委五屆二次全會作出決定,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加快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后,達州進行全面部署,堅定把“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好的發展機遇、最亮的“金字招牌”來抓,并提出加快建設川渝東北地區重要增長極、全國綜合交通物流樞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樣板區、統籌發展制度創新試驗區“一極一樞紐兩區”,努力提升發展“含綠量”、經濟“含金量”,讓達州生態底色更美、綠色顏值更高。
同時,以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為重點,推動鋼鐵、火電、水泥等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科學布局鋼鐵化工耦合發展項目,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裝備、裝配式建筑等綠色產業。推進企業綠色化和園區循環化改造,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茖W測量碳總量、評估碳增量,布局森林、耕地等碳匯資源,探索通過碳匯交易、碳排放權益交易等市場化途徑,促進綠色價值轉換。
在規劃布局上,加快產業園區由粗放型向綠色低碳型跨越。加快普光經開區化工園區認定和擴區調位,高標準推進宣漢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建設。明確達州高新區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磷硫化工,宣漢縣重點發展鋰鉀化工、硫磺精細化工和鹽鹵化工,將新成立的達州東部經開區確定為“產城綠鄉”西部先進制造業新高地、川渝現代服務業新集群、萬達開產城融合新示范。支持達州高新區和東部經開區爭創國家高新區和國家經開區,進而實現國家級園區“大而強”、省級園區“專而精”。
搭建完備產業體系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我市化工行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以化肥制造為主,涉及制鹽、制堿、焦化、農藥等類別?!边_州市經信局總工程師陳剛介紹,2005年以來,隨著普光氣田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利用,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突飛猛進,先后引進和培育了甕福達州、玖源化工、恒成能源等一大批化工企業,初步形成了天然氣化工、磷硫化工、煤焦化工三大產業鏈條。
近年來,達州主動對接黨中央、國務院圍繞碳達峰碳中和作出的戰略部署,對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及《綠色化工產業培育方案》要求,明確提出以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建設為核心,完善天然氣、鋰鉀關聯的天然氣精細化工、鹽鹵等產業規劃,推動集聚區建設向縱深發展。
在此基礎上,鮮明“大抓工業、重抓制造業”導向,大力發展“3+3+N”現代產業集群,有效統籌“育龍頭、筑鏈條、強基礎、塑優勢”等工作,推動全市工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出臺《達州市促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干政策措施》,全力推進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先后簽約引進投資130億元的四川能投、投資120億元的浙江正凱及投資100億元的贛鋒鋰業,并延鏈發展PBAT(可降解塑料)、PET(熱塑性聚酯)等下游產業,加速了產業延伸壯大和產業集聚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新開工高純鋰鹽及退役電池回收綜合利用等項目126個,計劃總投資達1542億元。
隨著行業龍頭企業和重大產業項目在各園區密集落地、投產見效,以及進一步延鏈、強鏈、補鏈發展,天然氣綠色精細化工將為達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預計未來一個時期,全市天然氣用氣量將大幅提升,就地轉化量將保持在40%—45%之間,天然氣鋰鉀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有望接近7%。到2025年,全市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160億立方米。
走好借勢發力之路
推動綠色產業聚起新動能
一杯淡綠色液體,通過漏斗緩緩流進實驗杯……走進位于普光經濟開發區的微玻纖國際技術中心辦公大樓,一位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員的專注神情引人側目。
“他叫朱世豪,2019年一畢業就被宣漢正原微玻纖有限公司招聘,專注于超細玻璃纖維、吸附材料及吸音絕熱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惫矩撠熑私榻B,這位被奉為座上賓的科研人員,現已攜手科研團隊研發了許多微玻纖新產品。
近年來,宣漢縣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管控,推動高耗能、高排放企業轉型發展。加強環保、能耗、質量、安全執法檢查,倒逼落后和過剩產能退出。對通過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認定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對綠色發展的自主調位。目前,全縣形成了天然氣硫磺、微玻纖新材料、鋰鉀綜合開發、銅基新材料“四大支柱產業”。
達州是革命老區,也是傳統的工業重鎮。針對高質量發展能級不夠,中高端產業發展滯后的問題,市委提出必須沿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發展方向,融入現代產業體系大局之中轉型升級。
為此,達州堅持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緊緊圍繞“我們有什么”“政策是什么”“市場要什么”,做足傳統產業“存量”文章、新興產業“增量”文章、未來產業“變量”文章,集中引進一批創新型、引領型龍頭企業和產業契合度高、創新互補性強的配套企業,努力形成鏈條完整、優勢明顯、特點突出的產業體系。
另一方面,推出“貢嘎培優”計劃,篩選一批優質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建立“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和“擬退規”企業幫扶庫,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推動企業建設技術中心、實驗室等創新機構,積極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目前,達州已掛牌成立院士工作站1家,聯合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所)在宣漢建立實驗室,并成功創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
在此基礎上,達州更聚焦數字賦能,擴大企業上云規模和應用深度,提高萬達開物流信息化和供應鏈協同水平,推動數字經濟與天然氣鋰鉀綜合開發利用深度融合,鼓勵企業打造綠色低碳產品名牌和“天府名品”質量品牌,推動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向縱深發展。
如今,一個個新興產網業為達州轉型升級、綠色發展集聚起強勁新動能。(李道全 王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