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趁著大好秋色,宣漢縣天生鎮新芽村千畝秋洋芋種植示范片內,一輛輛履帶旋耕機正在田間作業,一塊塊紫紅色的土地翻耕整理成型,農民們正在田間地頭翻耕、下種、施肥……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秋洋芋生長期短,市場銷路好,經濟效益高?!闭谔镩g組織村民栽種秋洋芋的天生鎮新芽村黨總支書記桂德珍告訴記者,雨后墑情好,村里準備搶種近1000畝秋洋芋,完全可以把干旱造成的大春損失彌補回來。
大春損失晚秋來補。為確保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宣漢縣把晚秋糧食生產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示范帶動”方式,強化資金、技術、物資保障,積極探索種植模式,搶抓有利時節,推動晚秋糧食擴面增量,掀起了晚秋糧食生產熱潮。
“農機+農技”助力秋糧播種
走進普光鎮進化村,晨霧尚未完全散去,新鮮泥土的清香與霧氣在空氣中交織彌漫,機械的轟鳴聲響徹山間,千畝剛收割完水稻的土地已完成翻耕整理。
“以前耕1畝地,我們需要找六七個勞動力,現在有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的耕種機幫助生產,既省時省力又節約成本?!贝迕窳_學元感慨,有了機器幫助,秋洋芋種植的耕地開溝、整形、起壟、施肥、播種一氣呵成,方便多了。
“這片通過機械化耕作出來的土地,主要是栽種秋洋芋?!毙麧h縣農業機械化推廣站站長程維森說,“使用農業機械化耕種,能有效解決農業生產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過高的問題,提升農業生產效益?!?/p>
宣漢縣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帶,田地大小不一、高低不平,多數為“巴掌田”“雞窩地”。為便于機械化耕作,該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速推廣機械化作業,農機在今年晚秋生產中派上了大用場,有力地保證了晚秋生產任務及時、高效完成。
目前,宣漢縣主要農作物耕、種、防、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98%。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以上,農田宜機化改造項目區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
與此同時,天生鎮新芽村正在舉行宣漢縣2022年晚秋生產秋洋芋栽培技術現場培訓會,來自各鄉鎮(街道)農業服務中心、農業站所的近50名相關人員集中培訓種植技術。
“為防止種薯爛塊、死種,在播種前一定要先用多菌靈進行浸種消毒,這樣出苗率才高……”來自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對晚秋生產秋洋芋高產栽培技術進行講解,耐心解答參訓人員提出的相關問題。
“我們成立了包片責任小組和晚秋糧食生產技術服務小組,落實‘駐鄉、包村、聯戶’技術人員,制定技術手冊,形成技術管理網格化?!毙麧h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曾鑫介紹,全縣已安排37名縣級農技人員、340余名鄉鎮(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包鄉駐村,對晚秋生產全面開展技術指導。
套種輪作力促“一地多收”
一大早,天生鎮新芽村村民向太連推著秋洋芋種來到地里。他和老伴打配合,一人打窩,一人下種?!翱绰?,車上都是剛領回來的種子,我們先種了兩行洋芋,留了一行后面栽油菜?!毕蛱B介紹道。
“往年這個季節我們就只種油菜,今年聽了村干部宣傳套種的好處,我們決定試試?,F在距離油菜最佳播種時間還有大半個月,我們就利用菜地間隙多種了洋芋,實現了一地多收?!毕蛱B說。
“現在,新芽村的晚秋洋芋種植情況是我縣推行‘芋—油’種植模式的成功案例?!毙麧h縣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站站長李旭陽說,針對今年的罕見旱情和反復疫情,該縣堅持“藏糧于地”,按照“突出重點、集中連片、點面結合、整體推進”的思路,積極推行“芋—油、芋—菜、芋—果”等套種模式和稻草覆蓋技術,在天生鎮、柏樹鎮、君塘鎮、南壩鎮、下八鎮、普光鎮、黃金鎮等地打造7個縣級千畝示范片,在各鄉鎮(街道)打造37個秋洋芋百畝示范點,通過示范片、示范點帶動,力爭完成19.5萬畝的秋洋芋種植任務,確保糧食安全生產,切實守住“糧袋子”。
據介紹,稻草覆蓋技術種植洋芋是根據洋芋在溫濕度適宜條件下,只要將植株基部遮光就能結薯的原理,采用稻草覆蓋代替泥土覆蓋栽培,不僅具有保溫、保濕、減少草害、降低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的特點,而且不破壞土壤結構,能迅速恢復農田生態環境。
“稻草覆蓋技術是我們正在推廣的一種秋洋芋栽培新模式。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種秋洋芋,不僅解決了稻草還田的難題及焚燒稻草帶來的環境污染,而且還簡便易行,省工省力,還免除了用藥防治地下害蟲的隱患,改善了洋芋的品質?!崩钚耜栒f,利用秋季的溫光資源,在9月上中旬播種,播種施肥后覆蓋稻草,每畝比傳統的栽培節約勞力6到8個人工,畝增產150到200公斤,一畝產量能達到1000公斤左右,可增收300至400元。
地不留空、季不留閑。目前,宣漢縣已栽種晚秋作物22萬余畝,其中,秋洋芋19萬余畝、秋玉米9000余畝、秋紅薯1.4萬畝、秋雜糧5000余畝。
惠民政策促進農民增收
9月14日上午,天生鎮新芽村村委會門口熱鬧非凡,村民們正在領取免費發放的洋芋種。
“感謝國家好政策,洋芋種免費給我們送,田地免費給我們犁,種植技術免費給我們講……我們只需把洋芋種到田里,坐等豐收?!眮眍I取洋芋種的村民,有的用背簍背、有的用推車推、有的用摩托拉……個個喜笑顏開,種植熱情高漲。
在普光鎮進化村有著同樣的場景,惠民政策滋潤了進化村村民的心田。
“今年,我家用‘芋—油’模式套種秋洋芋,享受了政府免費提供的種子、肥料,共種秋洋芋5畝,產量可達7000公斤。去年,我家5畝土地只種了油菜,兩年對比一算,預計每畝增收約5600元,可多賺28000多元?!逼展怄傔M化村7組村民嚴天林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我們通過發放種子、農藥、肥料等物質化補助或發放每畝40元的秋糧補貼等方式,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崩钚耜柦榻B道。
一項項惠民政策接連出臺,一筆筆民生支出相繼落地,讓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今年以來,宣漢縣整合各種資金1460.2萬元,支持秋洋芋生產,重點保障種子、肥料、農藥、農機等生產物資。目前,通過政府采購,發動農戶、種植大戶、新型經營主體等自籌自備秋洋芋種12000余噸、肥料3萬余噸,全力保障晚秋農業生產有力有序推進。
此外,宣漢縣還將晚秋糧食生產納入年終目標考核,與績效掛鉤,并安排本級資金30萬元,對在晚秋糧食生產中的先進鄉鎮(街道)、先進生產主體、先進個人予以獎勵,切實抓好晚秋糧食生產各項工作,確保全年糧食擴面增產。(彭小懿 張平 漆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