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編辦積極適應新形勢下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工作新要求,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日常管理、統計分析,不斷完善各類機構編制數據信息,持續提升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水平,全力打造機構編制工作新常態。
一、系統與臺賬相結合。運用《達州市機關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增加<減少》通知單》、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系統、機構編制統計業務系統“一單兩系統”三位一體的機構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嚴格按照程序辦理機關、事業單位增減人員手續,對于各單位提交的上下編資料,認真核對編制、實有人數和職數,專人管理、修改,做到專人專管,不出紕漏。結合機構編制統計月報、年報工作,定期對各單位的實名制信息開展核查和查漏補缺,指導和督促相關單位及時更新完善人員基本信息、職務、職級、任職時間等信息,切實提高實名制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全面性。
二、橫向與縱向相結合。將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系統與相關部門的數據系統橫向對比,通過信息比對,確保系統指標準確,信息完整,形成機構編制管理合力。與組織、人社部門核對實有人員信息,及時準確掌握人員任職、調動、退休等變動信息,進一步規范人員編制實名制管理,做到用編計劃合理合規。結合機構撤并設立、部門職責調整等數據,定期分析測算人員的年齡結構、學歷層次及單位未來一段時間變化情況,并將現有人員情況與上年度變化數據縱向對比,對全市機構編制資源進行系統分析,為人員調配招錄、機制改革等各項決策部署提供數據支撐。
三、日常與保障相結合。通過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系統和機構編制統計業務系統,推進日常用編管理,同時梳理機構編制事項調整,精準掌握部門擬退休、調出人數等情況,通過實時分析研判,推行“柔性”用編制度,有效降低編制空置時間,加快用編周轉速度,進一步提高編制使用效率,為面向社會公開招考、人才引進等工作提供編制保障。以提高機構編制使用效益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實名制數據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謀作用,做到統計分析與市委中心工作相結合,與各項改革相結合,提出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建議,為領導決策和合理發揮編制資源效用提供精準有效的數據參考。